社会救助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牵挂,一头连着困难群众的冷暖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民生是最大的政治,要大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,注重关心生活困难群众,让群众得到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惠。在长春,做好社会救助工作,始终是保民生、促公平的基础性制度安排,更是与时代同行、与民心同向的不懈追求。
过去一年,我市持续增进民生福祉,2023年年初确定的50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,其中,发放困难群众救助金15亿元,基本民生保障有力。
数字背后,让我们看到,在发展中不断增进的民生福祉,是党和政府切实为困难群众兜住底、兜牢底、兜好底的民生实事。
“应保尽保,应兜尽兜”,既需扩大兜底保障范围、提高标准水平,也要科学识别、精准救助。为提高救助兜底精准度,我市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,统筹考虑家庭成员收入、财产、刚性支出等因素,合理设置指标,精准认定低保对象。
在绿园区青年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,工作人员正耐心为辖区低保户办理相关手续。青年路街道辖区10个社区,现有低保户396户、544人。青年路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高度关注低保、特困等困难群体,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,主动建立快速响应机制,将专项救助拓展至低保边缘家庭成员,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等低收入人口,形成梯度救助格局。
青年路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是我市寒冬里万千暖流中的寻常一幕。2023年,我市进一步完善对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的救助保障制度体系,加强特困人员照料服务,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精准落实。
普惠性的兜底托底制度安排之外,对于低收入人口遇到的突发性、紧迫性、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,如何实现程序规范与救急解难的平衡?
“我们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对已经纳入或未纳入低保、特困兜底保障的边缘易致贫人口、突发严重疾病困难户等群体的摸底排查工作。”青年路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刘昊表示,除了日常摸底排查,还加大社会救助协理员、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力度,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,让救助对象识别更加精准,确保社会救助政策实施有标准、有水平、有温度。
面对一件件社会救助案例被落实、落细,困难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持续提升。
“逢年过节,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来看我,几天前,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,过节期间为困难群众发放的一次性生活补助1200元也到账了。”低保户孙振芬说。除了补助金,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还为她送来米、面、油等生活用品。孙振芬说,她今年63岁,儿子被确诊为脑瘫,为了照顾儿子,她一直没有稳定工作。社区工作人员排查走访中了解她家的情况后,帮她收集证明材料、办理申请审批程序,顺利地拿到了低保金。
“现在,我和儿子每个月的低保金能达到2015元,生活不愁了。”孙振芬表示。除了物质生活的稳定,平时儿子住院看病产生的费用,街道工作人员都会及时上门收集票据,帮她报销。
今年“两节”期间,我市陆续为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。其中,低保家庭基本标准为每户600元,每户低保家庭多保障1人,增发100元;特困人员每人600元;低保边缘家庭每户300元。各级民政部门通过主动排查,对发现或提出申请的困难群众急难救助需求,第一时间响应、第一时间救助。
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,只有持续不断的新起点。展望2024年,我市将继续切实改善民生,让群众共享振兴发展成果,不断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,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,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